开年的首个交易日,果然是新年新气象。A股小幅低开,窄幅震荡消化了周末的负面情绪之后,随即拉升,低开高走大逆转,沪指成功收复3100点,实现了“4000家上涨+超百股涨停”的开门红,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资料图)
反弹还是反转,A股后市怎么看?“春季行情”还能期待吗?哪些方向值得布局?接着看,挖掘基带你好好捋一捋。
1、从历史经验来看,春季行情是A股的季节性规律
复盘过去十几年间A股的开年行情,春节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岭。
市场趋势方面
图:上证指数在历年春节(T日)前后的表现
(来源:Wind、华鑫证券)
2010年以来,A股出现“春季躁动”的可能性较高,上证指数在春节后20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达到77%,涨幅中位数为1.87%。
其中,2015年和2019年表现较好,大盘分实现了12.75%和15.61%的涨幅。
市场风格方面
(来源:Wind、华鑫证券)
春季行情的特点一般是“先价值、后成长”,短期价值风格的胜率会显著高于成长风格。随着行情的轮动,在春节后60个交易日,成长风格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更高。
板块走势方面
2010年以来,所有行业在春节后20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均超过50%,涨跌幅中位数全部为数。其中,综合、环保行业上涨的概率达到92.3%,表现相对较好。
由此可见,尽管短期市场可能仍有波折,一方面,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在春节后向来存在“开门红”效应;另一方面,市场交易的“疫后复苏”在短期是难以被证伪的,意味着向下调整的空间并不大,当下对于市场可能的出现反复理应保持平常心。
(来源:华鑫证券、天风证券、光大证券)
2、今年的春季行情还能期待吗?
仔细想来,20年一季度有疫情冲击、21年一季度是核心资产抱团瓦解,22年一季度是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俄乌冲突爆发。连续三年,A股在一季度似乎都表现不佳,使得部分投资者对“春季行情”的到来充满疑虑。
天风证券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情,反而给今年的春季躁动留出了空间。
事实上,在每年一季度的业绩真空期,春季行情主要依靠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撑:流动性、政策、盈利预期与市场水位线。
流动性方面
年初的货币政策取向及流动性环境对于行情的启动至关重要,刺激力度较大的年份,春季行情至少不会太差。
复盘2015年、2017年和2019年这春季躁动较为突出的三年,货币政策宽松的确是一大共性。相应地,由于流动性收紧导致春季躁动过早结束的典型年份就是2021年。
目前来看,一方面,去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已经释放出降息信号,针对房地产5年期LPR调降必要性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通胀数据回落,美联储第一个加息拐点已经确认,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制也明显减弱,总量宽松的操作空间逐步打开,1月份LPR下行的可能性在加大。
(来源:安信证券、华安证券)
政策方面
春季行情的关键节点往往与重要的政策变化有关。
举个例子,15年初宏观经济仍然下行,但政策保持了较大力度(14年底时隔两年多首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15年3月再次降息),因此催生了大级别的春季行情。
当前经济复苏的进程面临一定压力,市场信心较为低迷,因此市场比以往更需要提振经济信心,也更需要一场政策开门红。
今年正值新一届领导班子履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不仅对提振市场信心、推进经济整体向好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对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因此年初“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可期、两会前政策预期再起。
(来源:天风证券、华安证券)
盈利预期方面
市场对于盈利的关注正在逐步切换到明年,2023年盈利预期对于行业表现的解释力度快速上升。这一变化与20年武汉疫情后的市场盈利预期的切换非常类似,这也意味着短期疫情扰动在市场定价中的重要性已经出现了快速下降。
目前来看,12月经济数据的进一步探底已经成为事实,当“经济一般”成为一致共识,就不用过于担心宏观数据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反而容易带来“预期差”。
尽管元旦的消费情况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此前各地专家的预测,多数地区疫情将在1月中上旬达峰,后续有望陆续迎来线下出行和消费需求的修复,预期春节期间消费改善情况存在超预期的较大可能,“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有望逐步扭转,大方向开始边际向好。
(来源:西部证券、安信证券)
市场水位线方面
事实上,A股在一季度能否有行情,也与开年的股债收益差所处的位置高度相关。
股债收益差反映的是投资国债与A股的相对性价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所处的水位线。下图中:
橙色实线代表股债收益差的均值;
如果股债收益差超过均值以上1个标准差,说明此时投资债券的性价比更高,应该考虑卖出股票买入债券;
如果低于均值以下1个标准差,代表此时股票的相对吸引力上升,应该买入股票。
复盘17年以来的市场走势可知,在一季度伊始,股票的相对性价比越高、市场的水位线越低,后市便有望越乐观。
(来源:Wind、天风证券)
天风证券认为,当下股债收益差处于“均值-1.5倍标准差”附近,这一位置的有利程度仅次于2019年年初。
同时考虑到目前成长赛道的拥挤度大部分处于2022年4月底的位置,基本面挖坑后、春季复工复产预期驱动下,今年的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来源:天风证券)
3、投资者如何布局?
从历史经验来看,历年在春季行情中领涨的行业主要与中央工作会议中重点部署的产业政策相关。比如说,2022年的政策重点是基建投资发力,“稳增长”就成为了一季度的重要主线。
从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来看,春季行情可以关注政策具有连续性、确定性更高的两个方向:
一是疫后复苏,疫后消费修复叠加节日效应和消费券刺激,食品饮料、医药、免税、酒店、机场、美容护理等有望继续表现;
二是数字经济,疫后需求回升、低位估值修复叠加政策明显改善,数字经济相关的TMT、数据要素等有望具备较好的主题投资效应。
(来源:华鑫证券)
如果对全年进行展望,正如我司策略组在年度策略中所说,当前A股处于历史大底基本已是市场的共识,盈利能否上行,信心能否重建构成了大势能否从底部区域重新上行的关键。
全年的行业配置应当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预期阶段。经济基本面弱,地产数据仍差,政策仍在加码。此时建议以反转型价值风格为主,叠加政府投资领域的景气方向,关注地产及地产链、金融;
阶段二:过渡阶段。地产销售回升但企业盈利尚未显著好转。此时由价值向成长过渡,主要配置复苏型资产,风格均衡,关注消费、医药、TMT;
阶段三:景气投资阶段。经济复苏确认,企业盈利显著好转。此时进一步增加成长风格配置,关注新能源车、军工、汽车产业链。
希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今天先说到这里,祝大家投资理财顺利~
(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关键词: 开门红A股后市怎么看春季行情还能期待吗
Copyright 2015-2022 今日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